统万城它那屹立沙滩上的皇城雄姿,坚如磐石的白色墙体,林立的马面,高耸的角楼,独特的“祟台秘室”结构和雄伟的宫殿楼观遗址,清晰地勾引出这座以“一统天下,君林万邦”之意而命名的大厦国都城的轮廓和规模。
城池由东向西依此为外廊城、东城和西城。外廊城平面呈长方形,周长近四千步,东、西城中间由一道墙分开,周长都在二千步以上,俗称头道城、二道城和三道城。依地形成西北高,东南低,高出无定河水面十余丈,皆是夯土筑成,因迁就地势和为包容最大的面积,颇不规则,外廓城逼临无定河北岸台原边缘,城墙高厚雄伟,无疑是出于尽量占据有利地势以巩固城市防御的军事考虑。
东内城和西内城组合成一个大型内城,这个大型内城实乃赫连勃勃营建的都城——统万城,此后,夏州城增筑一重外廓城,形成三重城圈,标识着夏州城区的不同功能区,西城(皇城)乃大夏皇帝赫连勃勃及其宗室的居所、处理朝政之地,以及中央官署所在地;东城(外城)是普通居民区、商业区、手工业作坊分布地,以及军人营地。
北魏太和十一年至隋唐时期始称作夏州城,夏州城的城市功能区格局基本不变。西城先后成为夏州总管府、夏州都督府、宁朔大使府、夏州节度使司等高级军政机关,以及夏州、化政郡、朔方郡诸衙署的驻在地,还有若干公共设施,诸如仓库、钟楼、鼓楼等分布于此城内。东城则是岩绿、朔方等县级衙署所在地,平民、商贾、旅客、军兵居住区,商业与手工业分布区。外廓城内成为军队营区、牲畜圈栏、手工业作坊、公共活动的场所。
但此时的夏州城雄风不再,却像进入了暮年的耄耋垂老,城中残留的宫殿都变成了危房,城中只有几百户人家,其余皆为驻军和各司衙门。这虽然与宋朝废城移民和历史上的大地震有关,可也与夏国的传统和习俗密闭可分。唐朝安史之乱后,丧失了关陇西部的疆域,陇右道和关内道之西部均属于吐蕃王国。而唐末吐蕃王国衰弱,其种族分散,大者数千家,小者家,各有首领,处于分裂状态,这时已经进入陇右、关内的党项在社会经济和生活习俗上都与吐蕃极其接近。
由此造成的深刻变化是,唐朝以来的州、县、乡、里的行政制度全面退化为部落制,而其风俗‘多有世仇,不相往来,遇有战斗,则同恶相济,传箭相率,其从如流;而无魁首统摄,并皆散漫山川,居常不以为患’,因此导致仅有少量汉人居城内,蕃族生活在野外的情况。
李继迁叛宋后,有意识的发展这种状态,在宋太宗淳化五年就徙绥州民于平夏,咸平六年,又将银、夏两州富户西迁,丁壮徙于河外,集人力、财力于兴、灵地区,以充实王畿之地,结果是汉制在西夏名存实亡,蕃制充分发展起来。由此出现夏国之地,居民散居沙漠山野之间,无城郭之固的现象,不过几十年,以致出现四年宋军伐夏时‘沿途所经,并无一县,夏州城中居民仅数十家’的情况。
西夏自建国以来就战火不断,加上处于气候寒冷期,灾荒频繁,因此出于为军事提供后勤保障和出于防灾、减灾的目的,夏政府在边界地带或是重要的战略区域储备粮食,并建立完备的储备粮食的仓库制度,分配司吏、案头进行管理。夏州处于河套产粮区内,交通便利,北靠京畿,南临宋夏边界,历来是战时点集军队所在,黄土高原气候干燥,具有土质直立的特征,便于挖掘土窖保存粮食,因此在紧邻夏州城的七里坪修建了国窖仓储粮,储粮十万石,够十万人吃两个月。
赵仁转了一圈,情况基本明了,心里也有了底,夏州城防布局与情报司转给他的报告并无多大出入。宋军上次来这里还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,所以虽然战争不断,但都是发生在边境地区,夏州远离边境,又有天险,导致警惕性大大的下降了,城池防备松懈,军士素质也与边防上的士兵相差很大,甚至守城的还有不少女兵,出入城门都无人检查。
回去的路上,赵仁有了计较,他打算修改王爷制定的计划,用兵重点放在七里坪,他们这支军马出征仅带了十几日的粮草,现在几乎消耗殆尽,而战斗一起,他们必须坚守城池,便无处征粮,其后王爷率军合兵,也需要粮草供应,这都寄希望于七里坪的粮仓了。
......
赵仁回到板井驿,情报司的人已经到了,呈上河东的最新战报,得知王爷已经将察哥大军歼灭近半,余部堵在浊轮川,被歼也只在眼前,众将无不欢喜异常。忠勇军满编一万八千多人,赵仁就带出来八千余众,王爷只靠一万人便击败察哥近十万大军,这在大宋历史上还没有先例,现在只等他们得手,便可挥军西进,攻取兴灵,大家自然是摩拳擦掌,跃跃欲试。
原本计划十日到达丰州,由于途中遇到风暴,耽误了两天时日,而且大军躲在这个小镇子中,时间一长,难免走漏消息。众人商议后,决定立刻结束休整,连夜行动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